WWW.W1987.CN杨广的个人网站,记录生活的瞬间,分享学习的心得,感悟生活,留住感动,静静寻觅生活的美好
生如夏花之绚烂,人如青莲心不染
生如夏花之绚烂,人如青莲心不染

生如夏花之绚烂,人如青莲心不染

冰心说:“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朵花,不论男人或女人,花有色、香、味,人有才、情、趣,三者缺一不可。”如果可以,这个夏天,愿生如夏花,心清如莲。

 

转眼就要夏至了,一年中最热的日子。

盛夏光年里,开得最盛的就是莲花了。记得少年时读莲,最喜南宋诗人杨万里在《小池》里写的:“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”。

长大后读莲,对北宋周敦颐先生写的《爱莲说》尤为深刻: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”

池塘里的莲花开了,弥望那田田的叶子,那明珠般的花朵,如刚出浴的美人。

简单地说,有藕的是荷花,没藕的是莲花,如睡莲。

从外观上来说,睡莲的叶子是不完全封闭的圆形,缺口呈V字形,而且有的叶子还带有花纹,表面光滑。

 

而荷花的叶子则是完全封闭的圆形,表面有绒毛,因而会有“水珠像散落的珍珠一样在碧玉盘里滚动”的比喻。

其实两者都属睡莲科植物。

莲花在佛教中象征神圣与不灭,传说释迦牟尼佛出生时就会走路,而且步步脚下生莲花。东汉时,佛教传入中国,莲也被中国人视为吉祥花卉,不但广为栽种,而且还采食莲子、莲蓬、莲藕……

 

至於将莲称作「荷」,则是古中国人称莲的绿茎为荷,后来,莲与荷两者混为一谈,索性就通用了。

 

德国有一位植物学家对其这一特性进行了研究。他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后发现,荷叶表面的构造与其他叶子不同,它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绒毛状蜡丝,可以起到保护叶面气孔的作用。

 

当雨水滴在叶面上时,由于细小绒毛的推动,会形成滚来滚去的水珠。当污物或灰尘掉落在叶面上时,也由于叶面上细小绒毛的作用不易黏附,因此极易被风吹走或被水冲净。

莲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特殊功能,才有了“出污泥而不染”的美誉。

 

佛教中说,莲有四性:一香、二净、三柔、四可爱。而在寻常人眼中,爱莲,不过是时刻提醒自己,得保有一颗干净的心。

如孟浩然所言:“看取莲花净,方知不染心。”看莲,就如同看见自己的本心。无论外界多么嘈杂,守住本心,才能坦然面对。

古人亲近莲花,总能想出一些奇巧的法子。

比如《浮生六记》中的芸娘,总会借着夏月荷花初开,晚含而晓放时,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,置花心,明早取出,烹天泉水泡荷花茶,香韵尤绝。

除了莲之味,古人还会想尽各种法子留住莲花香。

今夏,物道君首次联合杜掌柜发起众筹,独家首发邀您以低于市场价的众筹价来体验“夏时三令系列古法香膏”。

再三斟酌,此次我们用选用以蓝莲花香为主。研习香膏多年的杜掌柜告诉我们,因为蓝莲花的香气更浓郁、气味更幽深,闻起来有佛教圣洁、庄严的质感。

不仅如此,此次取香过程更是耗去大半年的时间,因为从采摘到制做你都得等,等花期到来。

此次香膏的制作还加入的龙井茶香,把龙井粗研放入新采的莲花中并用绳子裹住,静置两天。让清幽的莲花吸饱龙井的鲜爽气,又不至花苞腐烂,而后将其浸泡入甜杏仁油中待用。

为了独一无二的香味,我们还参考了《香乘》中《花熏香诀》中的古法,铺一层莲花放一层沉香,熏窨四五日后蒸馏取珍贵的精华油。半个多月过去了,不减花草成本、不减时间心力,才方得一瓶。

杜掌柜告诉我,唯有如此做出来的香膏,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活性成分。不仅香气天然,精油中的芳香因子能在挥发时治愈身心,能抚慰焦躁的情绪。而这种淡雅脱俗的莲香,是其他仿制者难比的。

用过的人曾这么形容它:“它的香气,大概就像昨夜莲塘下完一场雨,清早起来,叶片还挂着雨露。”

夏至将至,冰心说:“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朵花,不论男人或女人,花有色、香、味,人有才、情、趣,三者缺一不可。”

愿这个夏天,生如夏花,心如莲。

发表回复